變種病毒威脅下的變種防疫新概念

前言.

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大流行後,不斷演化適應力更強、傳播力更廣的新變種型態,當前全球主要流行的Delta變異株又再一次的衝擊了世界各國,但與疫情初期不同的是,如今世界各國因為疫苗的覆蓋率、覆蓋範圍、甚至是選擇廠牌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程度、面相的防疫政策,難以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防疫方式,各國政府、甚至國民都必須依據當地的疫情特性、疫苗施打狀況等, “變異”出更新型態、更進化的防疫概念與做法。本文為依據台灣本土當前疫苗施打狀況以及淺在疫情危機點,從專業室內空氣品質管理的角度出發,提供相關防疫建言供社會大眾參考。

一、Delta變種的主要特點

就全民防疫的角度而言,Delta變異株可以簡單理解為傳染力更強、傳染族群更年輕且感染後恢復時間更長,且對於已施打過疫苗的人仍然會產生”突破性感染”,且不同於原先感染後可能出現嗅覺/味覺異常、腹瀉等較具有辨識度的病徵,感染Delta病毒後的症狀就如同典型的重感冒: 頭痛、喉嚨痛、流鼻水。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突破性感染、感染者年輕化這兩項特點,下面將針對這些特點進行探討與並提出應增進的防疫作為。
 

二、突破性感染­­­-「微症狀感染者」讓疫情阻絕難上加難

Delta變種病毒對已經打過疫苗的人群會造成突破性感染,雖然疫苗的確有效的降低了感染後的住院率、死亡率,但卻可能增加了無症狀感染者或甚至是「微症狀感染者」,這些這些打過一劑或兩劑的人群即便感染Delta變種病毒,可能身體完全毫無感覺或只是非常輕微的咳嗽、喉嚨痛,這些非常輕微的症狀可能一覺起來後就已經恢復,試想在疫情之前如果身體稍稍出現流鼻水、頭痛的症狀時,大家是否也可能只是喝喝溫開水、吃錠維他命C,一覺起來後感覺恢復了也就不會特別在去就醫,且正因自身已打過疫苗,更會有”我不太可能確診吧”的想法,這些無症狀與微症狀感染者容易成為隱形的傳播源,讓阻絕Delta疫情更是難上加難。

防疫新思維-把疫情阻絕於自己

一直以來多數的防疫觀念是要防止其他人將病毒傳染給自己,但在台灣第一劑疫苗覆蓋率越來越高的狀況下,無症狀感染或微症狀感染者可能也將更多,因此在新一階段防止Delta變種擴散的方法上,大家應該要從”要防止別人把病毒傳染給我”的觀念改為”我要避免在不注意的狀況下把病毒傳染給別人”,具體上作法包括:

1. 即便是再輕微的症狀都不應輕忽,再第一時間發現身體稍有不適時就在便利商店購買快篩試劑自我檢測,將病毒杜絕於自身避免傳播。

2. 越是親近的家人越應該避免可能的病毒傳播,因為自己就有可能是淺在無症狀感染者,在這個情況下為了避免傳染給家人,應盡量分食(如同吃自助餐般一人一個餐盤)避免共餐(一盤菜供全家用筷子自行夾取),盡量避免共用食,甚至對於高染疫風險的年長者更應該準備透明隔板,主動避開任何把病毒傳染給家人的機會

三、感染者年輕化-看起來越無害的越致命!

Delta變種病毒在世界各國都出現了明顯的感染者年輕化的趨勢,而年輕(甚至年幼)的感染者雖然住院率、死亡率都相當的低,但是這個族群卻讓疫情防堵難度大大提升,其一是這些感染者(尤其是年幼族群)較難有主動防疫的社會觀念(比如幼稚園小朋友不太可能會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戴好口罩…等社會化的行為),再加上這群感染者也尚未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如需要大人餵食、洗澡或經常性的親密陪伴),因此容易出現一名年幼確診者傳染給多名家人的情形,且許多在一般成人世界較少出現的親密接觸行為(比如說擁抱、親親…等行為)卻經常在年幼族群中發生,且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此行為更經常出現在具高染疫風險的爺爺、奶奶…等長輩身上出現。

防疫新思維-風險分級、專責照顧、分倉分流

在”北部幼兒園案”中,非常明顯可以看出只要家中幼童染疫,由於日常起居照顧的需要,同住家人確診機率就相當高,出現「一童染疫、全家確診」的狀況,且這個狀況不單單是疫情防治層面的問題,全家確診也可能導致家庭經濟頓時中斷,進一步產生社會層面的問題。

因此在面對感染者年輕化、而年幼者又必須有人照顧時,要如何避免產生同住屋簷下的其他家人發生”戶內感染”,或許從各大醫療院所防止”院內感染”的各項措施中,可以借鏡一、二:

1.針對所有家人進行風險分級/分區:

可以依照「每天可能密切接觸的人數」來進行染疫風險分級劃分,例如:

68歲的爺爺 | 每天鮮少出門 | 可能密切接觸人數:小於5人
40歲的爸爸 | 每天出門上班 | 可能密切接觸人數: (辦公室同事)15~20人
36歲的媽媽 | 每天出門上班 | 可能密切接觸人數: (辦公室同事) 5~10人
8歲的弟弟   | 每天上課及課後安親班 | 可能密切接觸人數: (班上同學、老師)25人+(安親班同學、老師)15人

以上表為例,家庭中染疫風險由高至低的是弟弟、爸爸、媽媽、爺爺,而其中又屬爺爺染疫後住院或死亡機率最高,因此家中就應該分為
[弟弟、爸爸]為A組、[媽媽、爺爺]為B組。
 

2.依照分組進行專責照顧:

再分出A、B組後,弟弟上學的日常接送、包含生活起居的照顧,就由爸爸主要負責;而爺爺如有上醫院或其他生活所需、就由媽媽主要負責。盡量減少今天爸爸送弟弟去上學、明天換媽媽的情況,如此一來假如弟弟不幸染疫,也能盡可能地將疫情控制於A組中。


3.家中劃分不同生活區域、並落實分倉、分流、分食:

依照家庭不同成員經常活動的範圍,劃分家庭中不同區域(例如:爺爺房間為B區,身為A組的弟弟、爸爸就盡量不要進入),而針對家中的公共空間(如:客廳、飯廳)則盡量分流使用(例如:B組的媽媽、爺爺先用餐,完畢後再換為A組的爸爸、弟弟用餐)。


四、終局之戰-家戶之中

從2021年台灣的本土疫情狀況可以看出,在全民確實配合戴口罩、勤洗手、量測體溫、實聯制…等等措施下,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公共空間(購物商場、捷運)其實染疫風險都不算太高,絕大多數的感染都發生於家戶或職場等容易密切接觸的場合,而進入秋冬時節,同時Delta病毒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家庭中的各項防疫措施將會是在全民完成疫苗接種前最重要的疫情決勝點,持續增加的疫苗接種率讓戰勝疫情已露出曙光,這面對新冠的最後一役,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