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和空氣汙染

心血管健康和空氣汙染

我們都知道,空氣汙染會損害一個人的呼吸器官,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氣喘、肺癌。但另有研究證實,空氣汙染也會影響心血管與其他器官,其中,空汙已被證實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機率。

WHO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空氣汙染是24%的心臟病死亡和25%的中風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國環保協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已將空氣汙染列為導致過早死亡的主要環境因素。

我們將幫助您瞭解空氣汙染如何影響我們的心血管健康,以及我們可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接觸有害健康的空氣汙染物。


空氣汙染如何影響心臟健康

呼吸時,空氣中有許多非常微小的顆粒汙染物(例如PM2.5),會滲透肺泡、血管,經由體內循環系統,到達肺部、心臟,甚至大腦等器官。其中,這些汙染物對心臟的影響,包括導致心律不整或異常,和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即使是短期接觸到空氣汙染,也會對心臟造成立即損害,如果長期接觸空氣汙染,健康傷害可推斷將更為嚴重。

研究發現,一旦汙染物進入人體循環系統,就容易導致各器官發炎、損害血管並造成動脈鈣化——這些都是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原因。

常見汙染物的健康危害

懸浮微粒PM2.5 是直徑為等於或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而超細微粒(UFP)則是直徑小於0.1微米的顆粒物。PM2.5 和超細微粒會比其他中大型空氣微粒物更深入肺部、肺泡,進入血液通往其他器官,這使它們成為對心臟健康的最大威脅。

石化燃料的燃燒會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有害化學物質,當它們再相互進行化學反應,就會形成對健康有害的臭氧(O3)。即使是短期接觸到臭氧也會刺激呼吸、眼睛,造成胸痛,長期接觸甚至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當含有硫的石化燃料燃燒時,二氧化硫(SO2)會成為”副產品”被釋放出來。SO2 已被確定對心血管具有破壞性傷害。

另一種增加患心臟病風險的空氣汙染物是黑炭。排放黑炭的來源包括:

煤炭燃燒
柴火爐(如壁爐)
燃油機(尤其是柴油)
垃圾焚燒
野火

更容易受到空氣汙染物影響的族群

研究表明,有些族群的身體健康更容易受到空氣汙染影響,包括:
    孩童
    孕婦
  老年人
  心臟病或肺病患者
  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物濃度較高地區的居民

美國國家毒理學專案研究的一份報告詳細說明了在懷孕期間接觸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 (如汽機車排放廢氣)與血壓上升(包含高血壓) 的變化關聯。除了已知空汙是導致嬰兒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原因之外,空汙還與孕婦的疾病(如姙娠高血壓),以及胎兒流產或嬰兒夭折有關。

研究另外發現,如果更年期後的婦女每天接觸氮氧化物(NOx),即使是短期,她們中風的風險也會因此升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風險預防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風險預防,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臟病發作、腦中風、動脈硬化等併發症的風險,改善生活品質並延長壽命。但是空氣汙染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是無時無刻的健康威脅。患有高血壓,或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平時測量血壓、藥物控制之外,更應注意空氣品質。 

空氣汙染物會持續使血管皮層增厚、損傷,進一步加重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情,不僅增加誘發急性發作的機率,還會加速慢性病程惡化與使死亡率上升。

已有研究證實,良好的空氣品質有助於穩定血壓,改善空氣品質也有助於降低血壓,甚至使用更好的空氣清淨機,改善效果更明顯。 


結語

為了避免您的心血管健康受到空氣汙染的危害(有時是致命的影響):
關注氣象預報與空氣品質監測站,了解您所在地區的戶外空氣品質情況
使用空氣品質偵測器隨時檢測您家裡或工作場所的室內空氣品質
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佩戴口罩,並縮短在空氣品質不良的區域的停留時間